也说《高考1977》

作者: Admin 分类: 思想火花 发布时间: 2009/4/25 16:13:14 ė2502 浏览数 60条评论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不看电视电影,不玩游戏,仿佛是我的人生轨迹,与电影绝缘很久的我,昨天心血来潮去下载并连夜看完了宣传已久的《高考1977》。选择这部电影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在现在的中国,高考似乎已经成了人才选拔制度中唯一的因素,能得到普遍的关注。或许是因为自己也是一个过来人,对其有特殊的感受。

  “恢复高考”很像是为改革开放的发令枪。1977年12月11日至13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日子,关闭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1000万人参加,41万人被录取,“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永久地留在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中,当然,一代人、一个国家的命运也由此发生重大转折。

   《高考1977》以黑龙江的一个农场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农场插队的青年冲破重重阻难参加那一次另一代人都难忘的高考。整部电影以暖色调为主,大打感情牌。陈琼与潘志友的爱情,几个青年之间的友情,陈琼与她那被打成“右派”的父亲之间的亲情时不时都能赚取观众感动的眼泪。就连一直在电影中充当反面的“顽固分子”老迟也来了三百六十度的转弯,在最后关头驾着车把一群人送上了考场,让人们感动了一把。

    虽然对电影的了解存在一些障碍,毕竟自己不是那个时代的人,现今的高考与那时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导演对其中主要演员的人性刻画却让我印象深刻。十一年的耽搁,整个社会的扭曲让人们的心理极度压抑。而邓小平的复出就像一声惊雷,冲击了那原本很平静的农场。人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呼唤,这群青年似乎听到了,却不是十分肯定。不管怎样,他们隐隐约约有了奋斗的目标,最终走上了高考之路。女主人公陈琼因为是“右派”之女,很难得到高考的机会,这就使得当她第一次听到邓小平要恢复高考的时候,短暂的怀疑之后是长时间的困惑。而当她的父亲把伪造的证书寄给她的时候,以为自己已经有了高考机会的时候,压抑已久的内心得到了解脱。而这种内心解脱的过程是如此地艰难,这种艰难又使得解脱本身显得弥足珍贵。革委会老迟是整部电影中的亮点。在文革整个社会大背景中,老迟就是普通的党员干部的集成。受制于环境的他,处处显得古板刻薄。孙海英式的台词,将调侃成分发挥地淋漓尽致。这也为他最后时刻的转型埋下了伏笔,毕竟他首先也是一个人。在一群优秀的青年面前,也许也是一个国家未来的面前,他选择了向前进。他放弃了公章,选择了高考。而老迟的这种转变正是文革结束邓小平复出后,国家逐步走上正途,人们渐渐摆脱内心的困惑与担忧的真实写照。

    电影中一句台词“恢复高考要比高考本身重要得多”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遭受了十一年的耽搁,十一年的灾难之后有了改变的勇气,也有了自己的行动。而处在这个环境中的国人,在压抑了许久之后,也发出了自己的呐喊。

    也许,那1977年高考的记忆只属于那一代特殊的人。但我希望这段经历也属于这个民族,属于这个国家。引领我们前行。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1193.html

0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193.html 的数字部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