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绽放的竹编技艺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竹编,作为我国传统的手工技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中饱含生活里的美学艺术。选竹、劈篾、编织,编竹人用巧手将青白竹丝幻化为跃动的蝴蝶,在指尖中绽放,伴着阵阵竹香,惊艳了时光。寻访至新区琅琊镇大南庄,琅琊竹编作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着关乎生活的别样智慧。
沉淀时光的烙印
我国竹编工艺历史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智慧的先祖便用竹子编织的器具存放物品。商周时期,竹编工艺日渐精细,编织的纹样丰富了起来。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致力于竹编技艺的名人——泰山,他的竹编制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秦汉以后的封建社会,竹编器皿更是盛行不衰。
先祖的技艺,故乡的风情,传统竹编工艺中蕴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沉淀着时光的印记,新区大南庄村自古因竹编技艺而闻名。据传,明末王姓从柏阁庄迁此立村,因村中有竹,景观秀丽,故名秀竹村。民国时期,以坐落夏河城南且比邻村大,改成大南庄。大南庄村在发展商务及农业的同时,发挥竹源优势、大搞竹编和竹子贩销,竹业规模、效益不断提高,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物件里的温情与灵魂,是流水作业下的商品所无法比拟的,细细薄薄纵横交织间,翻飞穿梭的都是手艺人心中来来回回的情丝。
纵横交织的情丝
68岁的琅琊编竹人王景治,已经从事这门技艺近50年了,伤痕累累的双手看着让人很心疼,“手受伤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有时手上扎了刺,忍着痛也会继续编。”伤痛消磨不掉王景治的热情,谋生的手艺和着一份执着的坚守,博得了乡里乡亲们的青睐。“我们这里靠海,相传琅琊竹编一开始就是用于出海打鱼的,现在乡亲们用于农业生产,很多人专门去大集上订购我做的竹编。”
一把竹刀在编竹人手中生了灵气,破竹、去节、分层、刮平、划丝,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令人感叹手艺人的出神入化。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法为主,穿插着各种技法,一天8小时作业,竹篮、竹筐、竹篓、竹凳等各色竹编制品应运而生。“‘大包干’的时候最是兴盛,许多商贩来村里大量收购编制好的产品,家家户户只需在家里编制,不需外出销售。”前来收购竹编的商贩将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大连等地区,琅琊竹编这一传统技艺,在一代又一代手艺人中传承,然而改革的大潮涌来,如今年轻人已少了拿起竹刀的勇气与魄力,民间瑰宝如何存续这一问题摆在了眼前。
传统技艺的延续
竹簧翻飞,篾丝轻舞,琅琊竹编工艺不仅反映了琅琊镇传统农耕文化状态,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区诸多农村从清朝以后的生产和生活状态,其渊源、延续及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传统工艺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各种塑料制品对于竹编制品的冲击,令这一职业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历史的长河大浪淘沙,保留至今的琅琊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有的朴实与雅致,沉淀着岁月的光华。
为进一步发展传统竹编业,琅琊镇结合大南庄村老年劳动力的实际情况,组建了“老年竹编队”,由老支部书记王兆品担任队长,在村委领导的宣传发动和老支书的带头组织下,村内30多位老人率先加入竹编队,重新拾起搁置已久的编织刀。为促使这支队伍快速发展壮大,琅琊镇组织了专门力量积极为老年竹编队提供原料配备和加工技术指导等全方位服务。为了进一步破解琅琊竹编工艺品的销售难题,同时作为当地的传统工艺项目,竹编已经入驻了琅琊镇电子商务平台——“琅琊@生活”,传统技艺搭上互联网快车,再一次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互联网+农业”的新思路,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美丽初衷,琅琊竹编技艺在传承与发展中继续向前。青黄相间,竹香暗拂,编竹人的丝丝情怀在指尖上舞动。
(摘自2018年7月4日新黄岛报)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1613.html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