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新港城的民间文艺之花

作者: 分类: 在西海岸 发布时间: 2019/6/12 17:07:45 ė1737 浏览数 60条评论

泊里镇地处青岛西海岸西南部,黄海之滨。自明清以来,就是山东东南沿海的重镇,繁荣的经济因子滋润着艺术土壤,孕育出绚丽多彩的众多民间文艺之花。在艺术长河中,茂腔、京剧、泊里锣鼓、藏马大鼓、山东快书、民间舞蹈等争奇斗艳,荟萃于泊里大地。岁月荏苒,随着国家级枢纽大港——董家口港的快速建设,来自四面八方具有现代元素的文化艺术和极具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艺术汇聚在一起,既朝气蓬勃,又包含时代激情,让这片沃土上的文化更加繁荣。

蓝色经济孕育民间文艺之花

清代以来,海路畅通。董家口港和贡口港帆樯如林,码头货物山积。地处交通中枢的泊里集天时、地利摇身蜕变为泊里重镇。

当年,泊里中心棋盘街道路两旁,各种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当铺)林立,各种手工作坊依次栉比,进出泊里城的行人摩肩擦踵,熙熙攘攘。

经济的绿洲必然催生文化的芳草绿茵,南北各地的京剧班、柳子戏班、肘鼓子、拉魂腔以及本地民间艺术表演纷纷麇集泊镇,异彩纷呈。

据了解,自清至新中国建立初期,几乎北方各种文艺演出形式都能在泊里找到。如:打把式卖膏药的、拉洋片的、说快书的、说莲花落的,支起鼓架表演大鼓的、说评书的、跑马拉解的,表演民间艺术的,还有各种规模的剧团来此安营扎寨,应有尽有。地摊儿班子,演出道具少,不用化妆,只要有人看,不分时间、地点,随即就开演;一些有道具的小戏团则提前选好场地,在比较繁华的街道上支起幌子,台上演上几段后,台下就有人在围观人群里讨要零钱;实力雄厚的大团,则在河边空旷的地带围个场子,场子内搭起草棚,设置四方桌或长木凳为看台,最多时能容纳观众400多人,这些剧团自己把门售票,观众入场以后,“跑堂”的闲杂人员热情地为坐在四方桌周围的观众递茶送水,炎暑之际,还送上毛巾,让坐在“贵宾区”的观众擦汗净面、享受高端服务。《胶南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丁氏的“祥字号”京戏班和吴氏的“福字号”京戏班,常年于诸城、高密、莒县等地演出。蒋家庄的老人们回忆说,清中期,泊里蒋家庄乡绅“宝经堂”丁玉圩拿出积蓄、出售田地,拿出5间房屋当排练厅,礼聘京剧老艺人“洪福”授徒,创办了京剧地方“科班”——“祥子班”。数年后,戏班骨干演员三十多人,有“祥红”(小旦)、“祥元”(花旦)、“祥贵”(小生)、“祥纪”(铜锤花脸)等八旦、八生、八花脸,并吸收流动演员入班演出,最多时剧团达八十余人,其艺术水平比胶南县新生京剧团还高。遗憾该团之后因无资金而解散,但剧团的名演员成为青岛等地京剧团的骨干。

说起戏曲,不能不提现在已经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的茂腔。这个源于明末清初“肘鼓子”的说唱艺术,在清乾隆年间因与当地小调“奥号汉”及本地的语言、民歌融为一体而形成的“本肘鼓”说唱艺术,随着艺人“老满州”举家北迁,老满洲与泊里的傅雪结婚后,在她和其女儿把“拉魂腔”融入“本肘鼓”中,将女声唱腔尾音翻高八度,加进了丝弦乐和打击乐伴奏,让人们听了非常新奇,称这种唱法为“打冒”,于是,“冒肘鼓”的称谓就流传开了。“肘鼓子”的嬗变迎合了人们求新求变的审美特性,又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让这一剧种得以广泛地普及和流传。曾经,泊里一位秀才为茂肘鼓艺人赠送对联一副:“乍来一听,酥一阵,麻一阵,难受一阵,速速拔腿就走;”下联是:“看上三天,生也好,旦也好,唱的也好,问问哪里接台?”横批是:“与民同乐”。

1937年抗战爆发后,民族的危难让民间艺人们也团结一心,奋起与日军抗争。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各个剧团自编自演抗日节目,有的演出鼓舞斗志的京剧曲目,有的新排抗日话剧,有的高唱爱国歌曲,有的更改剧团名字,插起带有血色团的旗帜,表明抗战到底的决心。在外出就学的学生回到家乡后,组成宣传队,教唱抗战歌曲,奔走于四里八村。一时间,群情激昂、万众一心,反响热烈。

邱家庄村丁姓老艺人回忆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村里剧团曾演出抗战色彩的剧目《重见晴天》《蒋美训特》,演出时,几十里外的村民都徒步前来观看,最多时,剧场观众多达万人,盛况空前。

曾经的县城驻地推动演出队伍发展

1945年,藏马县委、县政府成立后,驻地泊里迎来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发展。1948年胶州成立新生剧团,演职员40余人,1949年迁到诸城。1954年,藏马县在泊里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新生剧团闻讯来泊里红星剧场演出,一天三场,场场爆满,连演半月不衰。此后,新生剧团冠名藏马县剧团留在泊里。早在1953年,在高密成立的民间职业剧团群力茂腔剧团、民乐茂腔剧团为了谋生巡回演出来到了泊里。在这里,观众热情高涨、气氛融洽,剧团收入比高密、诸城收入还高,于是,群力剧团冠名藏马县茂腔剧团在藏马县巡回演出。1956年3月,民间职业剧团登记,经昌潍地区做工作,群力剧团改为诸城县茂腔剧团,新生京剧团改为胶南县京剧团。主要演员有岳治华、筱昆童、周竹君、颜贯武、赵希元、张玉青、郝振声等。

五十年代初期,三个剧团轮流在泊里演出,群众文艺生活丰富。直到现在,有人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的七夕节在泊里演出《天河配》时,从白天到晚上,一天连演七场,看戏的群众非常多,有些老太太把鞋都挤掉了。那个时候,剧团到了各村都很受欢迎,村里就像过年一样欢乐。未等剧团到来,村民早已腾出好房子,让演员们住在干干净净的家里。等到演出时,院里的观众挤满了,有的还爬到墙上看。那年三九严寒,剧团在演出《大破孟州》和《穆桂英挂帅》等戏,戏台子扎在村头的洼地里。这天下午刮起了西北风还卷着些小雪花,气候冷到了零下十来度,即便这样,仍有一万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看戏。曾经有个戏团的演员还闹了个笑话,这个人结婚才三天就跟着剧团出发了,转了半年回来后,他爱人进城来找他,他不敢认了,出去时间长了,连自己媳妇的模样都忘了。

六十年代始,一大批业余剧团蓬勃兴起,形成了“村村锣鼓响,庄庄有剧团”的局面。1965年,邱家庄业余剧团演出茂腔《红色娘子军》,周边的藏南、小场、琅琊等公社的社员步行二十余里来泊里看戏,观众达一万余人。贡口、尹家圈、尧头、小庄、大庄、草桥等村剧团,正月连续演出数天。时光进入七十年代,泊里镇各个大队相继建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简称宣传队),最著名的是小庄宣传队,自编自演的快板剧《张大爷找猪》被选拔参加了昌潍地区汇演,并受到好评。同时,一批文艺表演人才脱颖而出,卢瑞兰、管恩兰、沈玉兰、董启标被招收进胶南县专业剧团,董启堂被招收进五莲县专业剧团。在七十年代初期,有的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文艺队伍,甚至“家家上台演节目,人人登台把诗赛”。其主要的文艺活动集中在革命故事会巡回演讲、农业学大寨专题业余文艺汇演、放幻灯片、戏曲和民歌调演等内容上。

绿港新城浸润文艺事业枝繁叶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进入新时代的泊里,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文化和文艺事业更加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近年来,泊里镇组建专门从事文化文艺的办公室,制定出台扶持群众文艺工作相关政策,建成具备文娱功能的乡镇公园、筹建文学艺术培训基地。今年,还投资在蟠龙庵村建筑一座具有高标准的乡镇大戏台,吸引了国家、省、市各类院团的青睐。“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每当夜幕降临,在绿港新城宽大的广场上,十几支广场舞队伍依次排列,各展舞姿;二百多亩面积的横河公园里,霓虹闪烁、乐曲悠扬、舞姿翩翩,这里既有龙腾虎跃、竞争激烈的球类比赛,也有疾步行走、三五成群的健身队伍,更多的是来到这座色彩斑斓、水景交融的公园里放松心情。每年夏天,以纳凉为主的“消夏晚会”就会在“飞扬”雕塑下上演,向观众奉献出一场场文化盛宴,吸引上万名观众观看。

据统计,泊里每年“小戏小品进社区”巡回演出达150多场,进敬老院、进学校、进企业等公益性演出20多场,节庆演出诸如元旦汇演、春节晚会、元宵巡游、夏日纳凉、中秋泊里大集民俗文艺演出等等文艺活动已成为常态。

此外,每年还定期举办广场舞汇演、锣鼓队展演、小戏小品选拔、农民歌手大赛等,吸引了无数爱好者参加,锻炼了队伍,巩固了基础。如今的泊里,一幅浓墨重彩的民生幸福画卷正在港城大地上徐徐展开,文艺作为这幅画卷最靓丽的风景,正以独特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思想情操,引导着人们奔向幸福和谐的小康大道。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1666.html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666.html 的数字部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