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闪耀在泊里大地上的文化名片

作者: 周衍默 分类: 在西海岸 发布时间: 2019/7/15 10:08:02 ė3669 浏览数 60条评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文化,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精神源泉,也是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名片。近日,泊里锣鼓、沐官岛虾皮的捕捞技艺、泊里竹蛏的传说被纳入西海岸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泊里这座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城,非遗项目已达十一项,足见其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及文化底蕴的深厚。

【指尖上的舞蹈】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这句俗语说的是泊里红席。泊里红席俗称秫秸席,是用高粱经去根、剔稍、捆坯子、破刮篾子、编隔子和挑席子等36道工序编织而成的纯植物手工艺制品,具有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无毒无味、结实耐用、冬暖夏凉、通风透气、美观轻便等特征,契合了人们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泊里红席久负盛名,据《胶南县志》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泊里红席年产量达51万领,有2万多人从事编席业,是著名的红席集散中心,产品不仅在山东省内销售,还远销东北三省。2009年,“泊里红席”编织技艺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泊里麦草画是几十年来由麦草画匠人们挖掘研制出的艺术珍品,它始见于隋唐年代的宫廷工艺品,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泊里麦草画以小麦秸秆为造型原料,采用以烙铁为画笔熨烫着色的高难度表现技法,经过熏、绘、刻、烫、贴等二十多道复杂工艺全手工制作而成,巧妙合理的运用麦秆的自然光泽,优美的纹理质地,创造性地融入国画、油画、版画、烙画、雕刻、剪纸、书法等诸多艺术表现技法,赋予画面丰富的深浅、浓淡及明暗变化,层次分明、质感厚重、栩栩如生,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极具审美和收藏价值。2018年,泊里麦草画入选青岛市级“非遗名录”,当年,作为西海岸新区的地方精美工艺品代表,泊里麦草画参加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齐鲁风韵展”,向世界展示了独具魅力的特色文化。

泊里西红石村的扫帚制作技艺也早在2008年就入选第一批区级非遗名录。别看这保洁用品不起眼,它的制作历史却已有五百多年。据史料记载,明初期西红石村的陈氏先祖由江苏海州迁来时,就带来了扎竹扫帚的手艺,如今他们依旧传承和发扬着这古老的手艺,把一根根普通的竹子,经过选料、去杂枝、去叶梢、压软、扎结、勒紧、修整成形等工序,制作成了环保实用的工具,匠心独具。

【舌尖上的味道】

提起泊里烧肉,几乎人人都不陌生,从大街小巷悬挂的“泊里烧肉”招牌来看,泊里烧肉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相传,秦始皇三巡琅琊台时,祭祀完的贡品被人从海里捞出来上锅蒸熟后,成就了诱人的美味佳肴。后来经过多方改进,逐渐形成了制作烧肉的配方,这美味就渐渐流传下来。泊里烧肉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要选取上等原材料,经去毛、清洗、劈半、浸泡等一系列流程后,放进有几十味中草药的陈年老汤中文火焖煮,最后再将煮烂的肉制品放在篦子上用糖熏烤,才能制成集色、香、味为一体的泊里烧肉。正宗的泊里烧肉色泽红润、咸甜适度、肥而不腻、清滑爽口,独具一番风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泊里这块土地上,除了泊里烧肉这一食品,泊里胡记烧鸡、沐官岛虾皮的美味也深深烙印在当地人的脑海中,停留在舌尖上。

胡家烧鸡是选用优良的本地鸡,经洗、煮、熏、烤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在蒸煮过程中,除了使用独家秘制的中草药外,还在汤汁中加入了留存多年的老卤,因而造就了胡家烧鸡独特的口感。煮好的鸡经过熏烤,一只只油润金黄、香气氤氲,让人垂涎欲滴。撕一块放在嘴里,香醇可口,油而不腻。这种烤鸡有补虚理气、消食健脾、因精养神的效用,很受人们欢迎。2013年,泊里镇胡家烧鸡的制作技艺入选黄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沐官岛虾皮是以沐官岛附近的黄家塘湾内出产的一种仔虾制作而成。沐官岛所在的黄家塘海湾因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营养丰富,非常适宜仔虾生长。每年立秋后,一大批仔虾洄游至此,渔民就用一种原始的捕捞仔虾的方式,向大海获取海产品。他们踩着高跷、推着虾网、拉着竹箩筐在波光粼粼的浅海附近来回“张罗”,通体透明,肉多味香的仔虾很快就被采捕上岸,经过蒸煮后放到阳光下暴晒一天,就会成就当地闻名的“沐官岛虾皮”。

【民俗里的风情】

在西海岸新区,唯一一个作为民俗项目入选青岛市非遗名录的就是泊里大集。泊里大集与泊里镇几乎同时起源,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目前西海岸新区尚存的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集市之一。泊里明清以来就是山东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市镇。泊里街内各种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分布牌坊街周围,商贸业自古以来就十分繁荣。大集形成后,更便于各地的货物云集在此交易。每到大集日,四面八方客商来到泊里,一时间商贾集聚,车马喧嚣。改革开放后,农业物资及商品的巨额交易,致使集市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易量和交易人数连创新高。泊里大集先后经历过三次搬迁,2016年迁到驻地南侧占地160亩的新址,交易摊位达3000余个,人流量突破万人,商品日交易额近2亿元,成为一个集日用百货、五金建材、花鸟书画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贸集市。

泊里民俗中最威风、最受人们喜爱的项目是泊里锣鼓。泊里锣鼓是由泊里民间艺人组织成立的一种大型锣鼓表演。通常由三十至四十面大鼓组成,每一个大鼓都带一面大镲,表演时,人们头裹红巾、身穿统一服装,在领鼓的指挥下,三四十面威风凛凛的大鼓和大镲一字排开,随着号令,双槌上下飞舞,节奏整齐,“咚隆咚隆咚......”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在千百年的生产劳动和各种礼仪中,泊里人喜欢用乐器表达情感。有庆典时,人们用它戏乐助兴;聚会开业时,人们用它驱邪增彩;农业丰收、劳模获奖、青年入伍、戏曲开场时,泊里锣鼓都会发出振奋人心的乐声……高亢、激昂的声音敲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忆里的故事】

浩瀚无垠的海洋里,有着最绚丽的色彩,富饶的海产,也有着最有趣的故事。在非遗目录中的民间故事里,有三样和大海有关,分别是:泊里沐官岛的故事、泊里西施舌的故事和泊里竹蛏的故事。

沐官岛,从名字上就知道大有来历。相传,秦始皇三巡琅琊台时,有大批官员患上一种食欲不振、浑身疼痛、高烧不退且夜不能寐的怪病。后来,本地的一位老人举荐说,用沐官岛上盛产的一种蔓荆子草药,熬制成汤药让病人喝下,再在岛上的丝竹泉内泡上半天,此病就能解除。秦始皇听后,立即下令照此办理。说来也怪,按照老人的办法治疗后,文武官员都康复起来。于是,众人便为这座小岛起了这个诙谐的名字“沐官岛”,随后,这名字就慢慢地传开了。

沐官岛所在的黄家塘海湾,滩平浪稳,金黄细腻的沙滩上生长着一种碗口大的贝类和竹节般的蛏,人们称它为“西施舌”和“泊里竹蛏”。相传,西施舌和泊里竹蛏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西施女和范蠡的化身。

春秋末期,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向吴王夫差乞降。历经三年的含垢忍辱后,夫差将勾践放走。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厉兵秣马,一心要复仇雪耻,打败吴国。于是,利用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献上了一批美人给他,这其中就有大臣范蠡情投意合的恋人西施。国家正处于危机存亡之中,范蠡舍弃情感,说服西施,让她到吴国完成大计。十年过后,越国用“美人计”大败吴国,西施归来后同范蠡一起泛舟而上,来到了黄海岸边的泊里境内隐姓埋名,过起了平常人的生活。谁知,越王夫人得知勾践一直恋着西施的美貌,担心勾践将她迎回宫,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趁范蠡外出做生意的机会,派兵找到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沉入大海。范蠡归来后,得知西施被害,他悲痛欲绝,散尽全部财富,毅然来到西施被害的地方投海而亡。西施被害后,化作了一个美丽的大蚌,在海滩上日夜思念着范蠡,人们称为“西施舌”。范蠡投海后,化作了一个玉树临风般的竹蛏,来到了西施舌的身边,两人终于又在一起,永久不再分离。

“夫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十一项“非遗”如同闪耀在泊里大地上的一张张名片,为这座新生小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尽的文化源泉。它们不但推动了新港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进了产业经济的发展转型升级,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为日新月异的西海岸城市副中心增添了新的精神内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1670.html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670.html 的数字部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