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一卷山水 一脉书香

作者: 分类: 在西海岸 发布时间: 2019/7/31 15:03:30 ė1933 浏览数 60条评论

藏马山西麓,白马河畔,有个村庄叫大村,由此,其所在的镇也称大村。大村,1944年属藏马县龙马区,1956年藏马县并入胶南县仍称龙马区,1958年改乡、公社,1984年设大村镇。几年前,北京作家何南在青岛西海岸搞创作的时候,我们一起闲聊,他问我: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话表述一下青岛西海岸的大村镇。我想了想,说:一卷山水,一脉书香。

藏马山的传说

中国传统的地支十二属相中,贵无超乎龙,健莫过于马,龙与马结合为一体,似乎代表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精神和力量,大村人把这片土地称为“龙马故乡”,可见不同凡响。当然,自然界没有龙马这种具体的生物,但大村的山川村落确也载龙载马:藏马山、白马河、石马河、石马屋、跑马场、亮马村、龙崮山、青龙谷、龙潭村、九龙潭……

多年前,听在大村任职的朋友讲过一个传说:大唐初年,秦王李世民与王世充大战洛阳,李世民打败并俘虏了王世充。唐军班师时,不知什么原因,李世民坐骑“青骓”跑出了洛阳城向东狂奔。虽说叫青骓,却是一匹白马,李世民发现丢失了坐骑,马上派人去追。青骓一路向东越过泰山黄河,很快到了琅琊境内。当它跑过一个村落的时候,天已经微亮,又经过另一个村落的时候天已经大亮,骏马在一条岭上奔驰着,那情景十分惊艳,引得当地许多农人纷纷驻足观看。这匹马继续向东越过一条河,跑进一座山里后就不见了。李世民的兵士最终没有追上这匹马,马跑进山里再也没出来。当地的人们以为这是一匹神马,为了纪念这件事,把马跑过的地方进行了命名:天微亮跑过的村庄称“小亮马”,天大亮跑过的村庄称“大亮马”,奔跑过的岭称为“跑马岭”,越过的河称“白马河”,藏进的山就称为“藏马山”了。

藏马山的传说有很多,这是其中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版本,后来我把它收录进《西海岸传说故事》里。也许,神话和传说并不是现实,但真正称得起“龙马文化故乡”的原因是这里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文化氏族——琅琊丁氏和明清两位文学巨匠——丁惟宁、丁耀亢父子。

大村域内的文化氏族

丁惟宁出身于当地望族——琅琊丁氏。史料记载,该家族为炎帝后裔姜尚的后人。明初由丁推从海州迁至藏马山麓、白马河畔定居,立丁家大村,成为琅琊丁氏的始祖,传至丁惟宁为第七代。琅琊丁氏是著名的文化巨族,明清两代进士及第的就达五十余人,丁惟宁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时年二十三岁。丁惟宁早早地步入官场,未进不惑之庚就官至正三品。

从史料上看,丁惟宁为官能力不错,也很清廉,民众口碑挺好,只不过文人习气太重,过于直率。这样必然与龌龊的官场不相融和,因此他得罪过权贵,激怒过皇上,也被诬陷过,差一点被杀,虽经罢官后又被启用,但他还是选择了弃官回乡。

如炬的目光,看穿了一个王朝的腐烂,看透了当今社会的沉疾,他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于是选择了隐居读书的道路。

丁惟宁骨子里应该是一个文人而非官员,这有他的诗词可以为证。而仅有一些传世诗词不足以奠定一个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丁惟宁的文学大师的地位,在他身后四百年才逐渐显现,这是因为经现代学者的考证,他就是《金瓶梅》一书的作者。

一部《金瓶梅》就足够了!千古名著《红楼梦》就有它无处不在的影子,可见它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惟宁即兰陵笑笑生,这个考证结果似乎让人瞠目结舌,因为曾经在官场行规走矩、外方内圆的丁惟宁与嘻笑怒骂、满纸异类的兰陵笑笑生之间反差实在太大,大得让人无法想象。不过,如果认真研究一下丁惟宁的官场经历、社会履历、处事观点、洞察社会能力、晚年的世事心态和他的文学功力,再从《金瓶梅》所反映的人情、官场、市井民间来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就并不矛盾了。

《金瓶梅》一书反映的社会世事纷杂,从家庭到朝廷,从民间到官场同时体现;语言风格则将山东方言和吴侬软语揉杂。自传世以来,其从词话到小说,各种版本、批本繁多。历代文学家及金学研究者都有一个共识:到现在流传下来的小说作品《金瓶梅》(包括垢本和洁本)有一个长期形成的过程,作者并不是一个人,但笔名“兰陵笑笑生”的人是其最初的作者,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对于丁惟宁就是“兰陵笑笑生”的结论,自然有着不同的声音,但从丁惟宁晚年居住、休闲、读书、写作的地方发现的资料上看,是有根据的。

没有使用真名实姓,是因为丁惟宁对于当时官场和社会太了解了。朱明王朝的天子们远没有赵宋皇帝开明,对待文人从来不会手软,而之后的满清政府更厉害,他的儿子就亲身经历了他的担心。

丁耀亢,明万历27年(1599年)出生,丁惟宁的第五子,字西生、号野鹤,又号紫阳道人、木鸡道人等。丁耀亢天资聪慧,文才极高,但他没有走仕途道路。不到20岁考了一个秀才后再没有踏入科举考场,也没有进入官场,尽管曾经被任命过知县职务,他却没有到任。这在进士满门、官员群集的丁氏家族中,无疑是一个另类。

丁耀亢一生游历南北,结社会友,与清代初期很多大文学家有很深的交情。书画大师董其昌、文学泰斗龚鼎孳、戏剧理论大师李渔等贤达名流都与他或师或友。

他一生文著颇丰,涉猎文坛多个领域,集诗人、戏剧理论家、戏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小说家为一身。

他的诗作有《野鹤诗抄》等几十卷,其诗风格独特、颇具丰采。他的戏剧作品有《西湖扇传奇》《蚺蛇胆传奇》等十余部,在戏剧领域,与他的好友、浙江兰溪李渔齐名,被称为“南李北丁”。

真正奠定他在中国文学史地位的是他的两部传世小说《续金瓶梅》和《醒世姻缘传》。特别是《续金瓶梅》,像极了一幅生动的乱世风俗画,朝廷、社会、家庭,离乱、分合、悲欢……后人对它的评价是:可作社会小说读,可作宗教小说读,可作历史小说读,可作哲理小说读,可作滑稽小说读,可作政治小说读。

他在文坛的辉煌成就,也给他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虽然他的许多作品用了化名,但他的诗文实在太多,其中多有对满清王朝的讽刺、诅咒,因此激怒了朝廷。

清康熙四年丁耀亢被抄家入狱,在牢狱里呆了近四个月,后经好友龚鼎孳、傅掌雷等极力营救,方得出狱。

丁耀亢不像父亲丁惟宁那样是从官场走过来的人,他没有官场的阅历,对官场丑恶缺乏足够的认识,尽管他是个文人,却对文坛的凶险估计不足。性命是保住了,但文稿却没那么幸运,被朝廷下令付之一炬。从监狱里出来后,他的双目也失明了。

作为经历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文人,丁耀亢看见了大明王朝的腐朽没落,看到了满清王朝的残暴野蛮。他惊惧过,苦闷过、悲伤过,以前的不想再看,以后的不愿意看。康熙八年(1669年),他口占《永诀》诗毕,合掌驾鹤归西,终年七十一岁。

有辉煌成就的文学大师不可能因为入狱和死亡而丧失他的历史生命;伟大的文学作品也不会因当朝者禁止、焚烧和假道学者的诋毁而失去它的光辉。

丁惟宁、丁耀亢两位文学大师,与施耐庵、罗贯中、金圣叹、李渔、蒲松龄一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山。《金瓶梅》《续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

大村美誉远播

“一卷山水,一脉书香”,山水是指藏马山和白马河。藏马山,磅礴雄伟,峰峦起伏,名胜众多;白马河,河水清澈,两岸风景秀丽,河水与青山绿树辉映,自成特色。大村,论山——藏马山属崂山山脉,南北长近20公里,山体由花岗岩类岩体组成,主峰海拔499米,西坡多陡岩峭壁,东坡较平缓,山势突兀,林木繁茂。遥望藏马山,气势磅礴雄伟,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青岛西海岸西部。由于常年风化侵蚀和雨水冲刷,山峰尖峻挺拔,峰峦起伏,幽谷深壑,瀑布流鸣,雄中藏秀,名胜众多。论水——白马河发源于诸城市鲁山东麓,河水清澈,两岸风景秀丽,绿草茵茵,树木浓郁,河水与青山绿树交相辉映,自成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好比在大村青山绿水明柳的灵魂中滴下串串清露,动人动心。2004年,大村镇先后被授予山东省、青岛市“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也是青岛地区范围内最早被授予“山东省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的乡镇。镇内群众继承了先辈优秀的文化传统,自50年代起,先后有数十位作者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2000年该镇成立了全市第一家农民书画协会,现已发展会员80多名,丰富了农民的生活;2004年成立的“丁耀亢暨龙马文化学会”,为发展大村文化搭建了新的平台。

近年来,西海岸实施“特色小镇”建设工程,大村镇的定位是“菇香小镇,景秀大村”。笔者曾经承朋友邀请,参观过大村的食用菌基地,其无论规模还是品种,都蔚为壮观,那次笔者还得到了一袋“鸡腿菇”,炒菜吃味道极鲜美。还有猕猴桃、葡萄、林木、山鸡、板栗、苹果等都是大村镇当地的特产。当然,我最推崇的还是那里的人文环境。如今的大村镇,享有着“剪纸之乡”“年画之乡”“诗歌之乡”“书法之乡”的美誉。龙马神志,烁古辉今,那里依然洋溢着一派浓重的书香之气。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1677.html

0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677.html 的数字部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