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鸿雁传书”的日子
刚才出去买了一张长途电话卡回来,充值完毕,坐在床上细细算着这些日子的长途电话,心想,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话、互联网孕育而生,并逐渐充斥到我们生活之中,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改观,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可是,面对“速食时代”的通讯速食,我依然喜欢传统的书信交流。前两天,收到了女友从青岛寄来的厚厚的一沓信,信里面讲的都是简单的事情,可是却在这个冬天带来了一丝暖暖的感觉。我想,不管现代通讯怎么渐渐代替书信交流,短信息和电子邮件以及长途电话都在表达问候,但我却始终怀念以往写信和收信的意境和快乐。
记得自己生平写的第一封信是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想了很久才决定写给远在青岛当兵的表哥,信的内容现在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都是些童言稚语,还被妈妈当作了笑谈。从小学到初中,我的通信基本上是0。因为同学朋友都在一个城市,也没有多少通信的可能性,所以那段日子成了我通信的空白。
高中开始,跟我一个初中班级的后来读中专的女同学通了些信件,因为初中关系一直不错,也在心中交流些自己的想法。其实那时候感情单纯得很,也是属于两小无猜的那种,有些时候,放假还在一起玩,可是随着后来功课的繁重,和她的信件越来越稀,以至于后来断了联系。
当时一个哥们韩旭升远在下店乡的一个综合高中读书,平日里也多了些跟他通信的快乐。信里面什么都写,什么都说,信封里面什么都敢邮寄,那些日子真的过的开心而又快乐。记得当时说请客,送他一包海带丝,就夹在信封里,邮了过去,几天后,收到回信,里面是一片山楂片,还被咬了一口,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故意让谁去吃,但是这些恶搞得故事却在制造者快乐。后来,把磁带录好了自己的音,然后把芯取出,装入信封,也顺利的到达了彼岸,对方收到后,安装还原,就可以听了,听完了,重新录音,继续原样返回,倒也乐此不疲。其实,通信中,也不乏些正是的事情,比如我经常在信中夹寄些我们高中的试卷,也对他有了很大的帮助。后来,韩旭升转学来到了城里,跟我在一个高中了,那段快乐的日子也就结束了。
一封封信,一个个难忘的快乐回忆,记载着那段开心的日子。
高考的败北,让我选择了复读,而那段日子,信件和电话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很多同学去了大学,那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受到远方同学的来信,自己也会利用万字式的时候不断的写信,当时可都是写得满满的信纸,厚厚的一踏。真的不知道那时候自己哪来的那么多的话写,洋洋洒洒几千字,让对方的同学看了都羡慕得很。记得有些时候,每天都会从收发室取回很多的信件。这些信件,交流的虽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却在高四那年的日子里,缓解着我的压力,我的压抑。而在不断的交流中,情感也在渐渐的萌发。其实,在信中跟哥们搞些恶作剧的时候真的没有发现写信和收信的感觉,可是在高四那年情感的交流中,却开始慢慢体会到了写信和收信的味道。
摊开一页信笺,把钢笔蘸满水,伏案开始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不存在了,只有静静的叙述,想象着对方在静静的聆听,每一个字都写得清晰工整,都充满感情。写完以后,长舒一口气,将信纸折成好看的形状,放好,准备找个时间出去投进邮筒,然后剩下的就是等待了。想象着对方收到信后如何打开,如何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我的信,间或会心一笑,或眉头紧蹙……
收信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高四的时候,写信的人真多啊,每天都要拿一摞的信来,有信的乐呵呵地拿了去看,没信的便假装着不在意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也在等着自己的信。而且那时收信经常不是一封一封收的,经常是好几封信一起收,有时甚至是一次收上七八封,捧着一摞的信,那个开心啊,也不着急打开,先逐个看一下是谁写来的,然后捡最没期待的那一封开始,而把最期待的那一封放在最后,看完了后要再看一遍,一整天都沉浸在那种幸福中。
高考过后,整理出了厚厚的一叠信件,它们成为了自己紧张而充实的高四生活的回忆见证。
进了大学,本以为还是那样的写信,可是,面对网络的便捷和自己近水楼台的便利,却渐渐的和书信疏远了。
大一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写信,但是跟高中比起来,已经明显减少。那种漫无边际的写信狂热消退了一点,便只是给一些比较贴心的朋友写,大概是这一周我寄出,下周便可收到回信,再写,再回。仿佛一切就是这么简单,所有感情都可以是这么循环延续下去。可是从大二开始,就几乎断绝了信件的交流,只是给一些自己的好友写。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乎远方的那位女孩子。不管自己的心情好或者是不好的时候,都会想到给她写信,但是由于她的功课比较忙,自己也并不是给她写很多的信,但是却每一封信里都在希望能够把这份感情的火种点燃。
到了大三,便很少人再写信了,难得收到一封信,也绝没有了大一时候的兴奋。但幸福感觉还是有的。跟她的信件逐渐的被E-mail来代替了。我还是会在半夜起来给她写,但常常等到第二天早上,便不再打算给她寄过去了。
如今,我们已经开始了感情的跋涉,我一直把她定位为“古典女孩儿”,我对她说“古典女孩子应该是在夜晚的油灯下写信抒发情感的那种,而不是抱着手机法信息”。她也认同我的想法,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彼此书信的往来。信件,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每天都会狂轰滥炸,变着法的传递着我们的感觉。其实我俩文采都不错,在短信中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来,这一点儿在写信的时候更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些时候,看她的信,行文犹如流水,感觉很舒服。我想,如果我们的爱情还在,我们还会把我们的信件写下去,写到我们写不动了为止。
那天,在一个高中女生同学那里,她说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找到了我给她写的信,很抒情的那种,洋洋洒洒,后来连同其他人的,全部都销毁了。听了心里有些怅然,想想那个时候的我,肯定是很傻的吧,捡最干净最漂亮的信笺纸,躲在课本摞起的围墙角落里写啊写,总以为自己写的有多打动人,而没有想到,到了今天,那些不过都是一堆的废纸罢了。而同行的哥们晓东却兴奋得告诉我:他在毕业时毁掉了很多的纪念,却唯独保留了我高四时代给他的每一封信。沉甸甸的,装着我的心,也牵着他的心。
如今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回忆过去的那些日子,除了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外,所剩的还有满箱的信件,这其中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也记录了学校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现在的我很少有机会提笔写信了,总是用电话和网络与朋友保持着联络,我想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表现吧,但那种写信、收信、看信的幸福感,也永远不在了。我将永远铭记和怀念以前写信和收信的日子,怀念一去不复返的读书生活。
记得自己生平写的第一封信是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想了很久才决定写给远在青岛当兵的表哥,信的内容现在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都是些童言稚语,还被妈妈当作了笑谈。从小学到初中,我的通信基本上是0。因为同学朋友都在一个城市,也没有多少通信的可能性,所以那段日子成了我通信的空白。
高中开始,跟我一个初中班级的后来读中专的女同学通了些信件,因为初中关系一直不错,也在心中交流些自己的想法。其实那时候感情单纯得很,也是属于两小无猜的那种,有些时候,放假还在一起玩,可是随着后来功课的繁重,和她的信件越来越稀,以至于后来断了联系。
当时一个哥们韩旭升远在下店乡的一个综合高中读书,平日里也多了些跟他通信的快乐。信里面什么都写,什么都说,信封里面什么都敢邮寄,那些日子真的过的开心而又快乐。记得当时说请客,送他一包海带丝,就夹在信封里,邮了过去,几天后,收到回信,里面是一片山楂片,还被咬了一口,这些东西虽然不是故意让谁去吃,但是这些恶搞得故事却在制造者快乐。后来,把磁带录好了自己的音,然后把芯取出,装入信封,也顺利的到达了彼岸,对方收到后,安装还原,就可以听了,听完了,重新录音,继续原样返回,倒也乐此不疲。其实,通信中,也不乏些正是的事情,比如我经常在信中夹寄些我们高中的试卷,也对他有了很大的帮助。后来,韩旭升转学来到了城里,跟我在一个高中了,那段快乐的日子也就结束了。
一封封信,一个个难忘的快乐回忆,记载着那段开心的日子。
高考的败北,让我选择了复读,而那段日子,信件和电话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
很多同学去了大学,那时候,几乎每天都会受到远方同学的来信,自己也会利用万字式的时候不断的写信,当时可都是写得满满的信纸,厚厚的一踏。真的不知道那时候自己哪来的那么多的话写,洋洋洒洒几千字,让对方的同学看了都羡慕得很。记得有些时候,每天都会从收发室取回很多的信件。这些信件,交流的虽然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却在高四那年的日子里,缓解着我的压力,我的压抑。而在不断的交流中,情感也在渐渐的萌发。其实,在信中跟哥们搞些恶作剧的时候真的没有发现写信和收信的感觉,可是在高四那年情感的交流中,却开始慢慢体会到了写信和收信的味道。
摊开一页信笺,把钢笔蘸满水,伏案开始给远方的朋友写信,外界的一切干扰都不存在了,只有静静的叙述,想象着对方在静静的聆听,每一个字都写得清晰工整,都充满感情。写完以后,长舒一口气,将信纸折成好看的形状,放好,准备找个时间出去投进邮筒,然后剩下的就是等待了。想象着对方收到信后如何打开,如何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看我的信,间或会心一笑,或眉头紧蹙……
收信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高四的时候,写信的人真多啊,每天都要拿一摞的信来,有信的乐呵呵地拿了去看,没信的便假装着不在意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也在等着自己的信。而且那时收信经常不是一封一封收的,经常是好几封信一起收,有时甚至是一次收上七八封,捧着一摞的信,那个开心啊,也不着急打开,先逐个看一下是谁写来的,然后捡最没期待的那一封开始,而把最期待的那一封放在最后,看完了后要再看一遍,一整天都沉浸在那种幸福中。
高考过后,整理出了厚厚的一叠信件,它们成为了自己紧张而充实的高四生活的回忆见证。
进了大学,本以为还是那样的写信,可是,面对网络的便捷和自己近水楼台的便利,却渐渐的和书信疏远了。
大一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写信,但是跟高中比起来,已经明显减少。那种漫无边际的写信狂热消退了一点,便只是给一些比较贴心的朋友写,大概是这一周我寄出,下周便可收到回信,再写,再回。仿佛一切就是这么简单,所有感情都可以是这么循环延续下去。可是从大二开始,就几乎断绝了信件的交流,只是给一些自己的好友写。当然,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乎远方的那位女孩子。不管自己的心情好或者是不好的时候,都会想到给她写信,但是由于她的功课比较忙,自己也并不是给她写很多的信,但是却每一封信里都在希望能够把这份感情的火种点燃。
到了大三,便很少人再写信了,难得收到一封信,也绝没有了大一时候的兴奋。但幸福感觉还是有的。跟她的信件逐渐的被E-mail来代替了。我还是会在半夜起来给她写,但常常等到第二天早上,便不再打算给她寄过去了。
如今,我们已经开始了感情的跋涉,我一直把她定位为“古典女孩儿”,我对她说“古典女孩子应该是在夜晚的油灯下写信抒发情感的那种,而不是抱着手机法信息”。她也认同我的想法,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彼此书信的往来。信件,电子邮件、电话、短信、QQ每天都会狂轰滥炸,变着法的传递着我们的感觉。其实我俩文采都不错,在短信中能很明显的体现出来,这一点儿在写信的时候更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些时候,看她的信,行文犹如流水,感觉很舒服。我想,如果我们的爱情还在,我们还会把我们的信件写下去,写到我们写不动了为止。
那天,在一个高中女生同学那里,她说在收拾东西的时候,找到了我给她写的信,很抒情的那种,洋洋洒洒,后来连同其他人的,全部都销毁了。听了心里有些怅然,想想那个时候的我,肯定是很傻的吧,捡最干净最漂亮的信笺纸,躲在课本摞起的围墙角落里写啊写,总以为自己写的有多打动人,而没有想到,到了今天,那些不过都是一堆的废纸罢了。而同行的哥们晓东却兴奋得告诉我:他在毕业时毁掉了很多的纪念,却唯独保留了我高四时代给他的每一封信。沉甸甸的,装着我的心,也牵着他的心。
如今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回忆过去的那些日子,除了点点滴滴的美好回忆外,所剩的还有满箱的信件,这其中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也记录了学校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现在的我很少有机会提笔写信了,总是用电话和网络与朋友保持着联络,我想这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表现吧,但那种写信、收信、看信的幸福感,也永远不在了。我将永远铭记和怀念以前写信和收信的日子,怀念一去不复返的读书生活。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503.html
1条评论
在我的床头柜里面,珍藏着从1998年至2002年张栋和韩旭升同学四年来给我发过的所有信件,每一封都是那样的荡气回肠、每一封都是那样的幽默有趣、每一封都是那样让人充满了回忆。这一些让我想起了高一时代的运动会,高二时代的校园广播、还有大一时代的“张栋@昌邑”的经典信件。在这些珍藏的信件里,有一张贺年片特别珍贵,张栋在贺年片上写着“……最近卖点邮票和电话卡赚点小钱,小日子过得也不错,等你寒假回来我们一起去包夜机……”多美的回忆阿,虽然现在写信的机会很少了,但是依然恋恋不舍的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传奇与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