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情深深几许
在京城几天,接触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昌邑人,在北京这片土地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做着不同的事情,操着不同的语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京城的某同学高考考入了某城市的二类大学,然后考研来到了北京,如今,来到了一家北京的事业单位,成了一名正式的北京人。跟这位同学一起吃饭,聊起了故乡的小城,聊起了曾经的老师,曾经的同学。言语里透露着对那段日子的不屑,仿佛,自己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离开了那个城市,离开了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成了一名北京人,就光荣无限,就光宗耀祖,就可以盛气凌人的说“那些乡下人××”。这是我想象不到的,朴实的外表下面,原来也有颗善变的心。
如果说,这位同学还算得上是“正宗”的北京人的话,那么京城的另一位同学却走上了更另类的道路。这位同学跟我不是很熟悉,也只是认识而已。中专毕业后,专升本到了省会城市,然后毕业后一人来到北京,开始漂泊,数月后,成了一名北京坐地户的恋人,于是开始在北京租房子,安家,落户,开始学习京腔,开始习惯北京人的生活,开始对别人说“俺北京人怎么怎么样”,开始对父母说“我要回北京了”,开始对同学说“谁跟你老乡啊?俺是北京的”,我在想,如果不是你的普通话里透露出的山东乡音,我也许,真的会把你当成一名北京人,可是,你的言语里,还有山东的血脉,还有潍河的烙印。说实在的,你不配做一个北京人,更不配做一个山东人。我尝试用方言跟他交流,但是很无奈,他说他不喜欢这样,更不习惯这样,那好,我用普通话跟你交流,并不是我不习惯,更是因为,我觉得,乡音,是我们共同的血脉,是故乡给予我们特殊的烙印。
另一位京城的同学,在听到我跟爱人用方言交流的时候,用极其蹩脚的昌邑普通话(我们当地人称之为“昌普”)跟我说,你们应该尝试着用普通话交流,那样对你们以后的小孩子有利,要让小孩子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笑笑,无语。有必要吗?有必要这样吗?连要小宝宝的计划都没有,我需要这么早就为了孩子说普通话嘛?仿若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这位同学,我一直不明白,你这么看中普通话,为什么你的普通话这么蹩脚呢?吃了一口菜后,我郑重的对他说,我要让我的孩子说一口流利的昌邑话,要让他知道,他的家在昌邑,他的根在昌邑。京城的同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觉得我是误导,我看了看爱人的眼神,然后心想,要说普通话,我们说的不比你差,我爱人持有一级乙等证书,我说的比她好,至少也是个一级乙等。在外地,从声音上没有人拿我当山东人看待,我怕我的孩子将来不会说普通话吗?非也!
qq群里,一位同学一直在抱怨昌邑不好,穷山僻壤,如果有可能,他不想再踏上这片土地一天。我不知道这片土地如何把他养大,更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良知。也好,这样的人,不踏上这片土地,是对这片土地的神圣的保护。今天,我告诉他乡镇划分的事情后,得知他所在的乡镇成为了潍坊市的一个区,他兴奋了,激动的告诉我,他终于不是昌邑人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称自己的老家是潍坊了。我问他现在是哪里人,他说,×州人——其实呢,他不过两周前,刚刚来到×州大学,开始了读研的学业而已。
滚滚北流的潍河,养育着这片土地的儿女,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离开昌邑,在他乡求学成才,一批又一批的昌邑有志青年,在祖国各地创业发展,他们心系家乡的发展,密切注视家乡的变迁,那双凝望着故乡方向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家的依恋。长途电话里,乡音未改,乡情不断。深深的故土情怀,感动了这片土地。
昌邑老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陈秉科写的思乡诗作,看后觉得心头有些颤动,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却为他这种诗歌里面所蕴含的思乡之情深深打动,想想,真的如他诗中所言,自己从小在文山潍河的土地上长大,如今客居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年未归,每念及今年携妻女回家,直有迫不及待的感觉。或许自己在多年以后,也是这样的状况,也是这样的情愫。
蓟门月色重,请向文山行。//可怜五龄女,不知潍水名。//乡屋旧雪冷,泥炉炭火升。//双亲数归子,归子数归程。
过年的时候,自己的脑海中一直闪现着他诗作中的最后两句,“双亲数归子,归子数归程”,也越发的觉得他的诗歌中透出的情感之真,乡情之烈。是啊,遥听鞭炮起桑梓//一剑飘零在蓟门//莫笑黑发乡音改//终是文山潍水人。
怀着对故乡的思念,我写下了“昌邑方言四六级试题搞笑版本”,不经意间,在网上流传,只要有昌邑人的地方,就有人做过这个题目,只要有昌邑人网络的地方,就有这个帖子的重复发表。怀着对故乡的思念,我写下了《美丽的昌邑,我的家》的歌词和音乐电视脚本,并且春节前通宵达旦制作,如今,这首歌曲也开始再昌邑的大街小巷传唱……
“沿着清清的潍河水,你就来到我的家,看看浩荡的大平原,你会深深爱上它……”每当唱起这首歌曲,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那片土地,那片美丽的地方。
故土情深,故土难离,归乡的脚步里寻找答案。
故土情深,情深几许?游子的乡音里寻找答案!
京城的某同学高考考入了某城市的二类大学,然后考研来到了北京,如今,来到了一家北京的事业单位,成了一名正式的北京人。跟这位同学一起吃饭,聊起了故乡的小城,聊起了曾经的老师,曾经的同学。言语里透露着对那段日子的不屑,仿佛,自己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离开了那个城市,离开了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成了一名北京人,就光荣无限,就光宗耀祖,就可以盛气凌人的说“那些乡下人××”。这是我想象不到的,朴实的外表下面,原来也有颗善变的心。
如果说,这位同学还算得上是“正宗”的北京人的话,那么京城的另一位同学却走上了更另类的道路。这位同学跟我不是很熟悉,也只是认识而已。中专毕业后,专升本到了省会城市,然后毕业后一人来到北京,开始漂泊,数月后,成了一名北京坐地户的恋人,于是开始在北京租房子,安家,落户,开始学习京腔,开始习惯北京人的生活,开始对别人说“俺北京人怎么怎么样”,开始对父母说“我要回北京了”,开始对同学说“谁跟你老乡啊?俺是北京的”,我在想,如果不是你的普通话里透露出的山东乡音,我也许,真的会把你当成一名北京人,可是,你的言语里,还有山东的血脉,还有潍河的烙印。说实在的,你不配做一个北京人,更不配做一个山东人。我尝试用方言跟他交流,但是很无奈,他说他不喜欢这样,更不习惯这样,那好,我用普通话跟你交流,并不是我不习惯,更是因为,我觉得,乡音,是我们共同的血脉,是故乡给予我们特殊的烙印。
另一位京城的同学,在听到我跟爱人用方言交流的时候,用极其蹩脚的昌邑普通话(我们当地人称之为“昌普”)跟我说,你们应该尝试着用普通话交流,那样对你们以后的小孩子有利,要让小孩子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笑笑,无语。有必要吗?有必要这样吗?连要小宝宝的计划都没有,我需要这么早就为了孩子说普通话嘛?仿若有些杞人忧天的味道。这位同学,我一直不明白,你这么看中普通话,为什么你的普通话这么蹩脚呢?吃了一口菜后,我郑重的对他说,我要让我的孩子说一口流利的昌邑话,要让他知道,他的家在昌邑,他的根在昌邑。京城的同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觉得我是误导,我看了看爱人的眼神,然后心想,要说普通话,我们说的不比你差,我爱人持有一级乙等证书,我说的比她好,至少也是个一级乙等。在外地,从声音上没有人拿我当山东人看待,我怕我的孩子将来不会说普通话吗?非也!
qq群里,一位同学一直在抱怨昌邑不好,穷山僻壤,如果有可能,他不想再踏上这片土地一天。我不知道这片土地如何把他养大,更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良知。也好,这样的人,不踏上这片土地,是对这片土地的神圣的保护。今天,我告诉他乡镇划分的事情后,得知他所在的乡镇成为了潍坊市的一个区,他兴奋了,激动的告诉我,他终于不是昌邑人了,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称自己的老家是潍坊了。我问他现在是哪里人,他说,×州人——其实呢,他不过两周前,刚刚来到×州大学,开始了读研的学业而已。
滚滚北流的潍河,养育着这片土地的儿女,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离开昌邑,在他乡求学成才,一批又一批的昌邑有志青年,在祖国各地创业发展,他们心系家乡的发展,密切注视家乡的变迁,那双凝望着故乡方向的眼睛里,写满了对家的依恋。长途电话里,乡音未改,乡情不断。深深的故土情怀,感动了这片土地。
昌邑老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陈秉科写的思乡诗作,看后觉得心头有些颤动,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却为他这种诗歌里面所蕴含的思乡之情深深打动,想想,真的如他诗中所言,自己从小在文山潍河的土地上长大,如今客居北京,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三年未归,每念及今年携妻女回家,直有迫不及待的感觉。或许自己在多年以后,也是这样的状况,也是这样的情愫。
蓟门月色重,请向文山行。//可怜五龄女,不知潍水名。//乡屋旧雪冷,泥炉炭火升。//双亲数归子,归子数归程。
过年的时候,自己的脑海中一直闪现着他诗作中的最后两句,“双亲数归子,归子数归程”,也越发的觉得他的诗歌中透出的情感之真,乡情之烈。是啊,遥听鞭炮起桑梓//一剑飘零在蓟门//莫笑黑发乡音改//终是文山潍水人。
怀着对故乡的思念,我写下了“昌邑方言四六级试题搞笑版本”,不经意间,在网上流传,只要有昌邑人的地方,就有人做过这个题目,只要有昌邑人网络的地方,就有这个帖子的重复发表。怀着对故乡的思念,我写下了《美丽的昌邑,我的家》的歌词和音乐电视脚本,并且春节前通宵达旦制作,如今,这首歌曲也开始再昌邑的大街小巷传唱……
“沿着清清的潍河水,你就来到我的家,看看浩荡的大平原,你会深深爱上它……”每当唱起这首歌曲,我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想起那片土地,那片美丽的地方。
故土情深,故土难离,归乡的脚步里寻找答案。
故土情深,情深几许?游子的乡音里寻找答案!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872.html
3条评论
听说25岁以后人就不会再交朋友, 我想可能是因为心硬了。 在部队摸爬滚打了几年, 发现自己的心再慢慢冷却、慢慢变硬,开始麻木不仁。 蓟门月色重,请向文山行。//可怜五龄女,不知潍水名。//乡屋旧雪冷,泥炉炭火升。//双亲数归子,归子数归程。 这段文字却一下击中了内心尚软的一部分, 读罢,泪已潸然…… 把一旁的同事吓了一跳:“特种兵也这么多愁善感?!”
我在网上发过那个东西,只是没想到,那个东西是你写的
乱乱乱,我的思路太乱了 不知道要说什么,总之觉得很惆怅、很迷糊~~ 切勿数典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