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山东人曾经“走西口”

作者: Admin 分类: 网海拾贝 发布时间: 2009/3/10 22:35:38 ė4958 浏览数 60条评论

 

编者按:在本人组织昌邑之窗采访团去陕西采访山东村后,山东商报记者前段时间同我们取得了联系,也对这群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采访挖掘。一下是《山东商报》2009年1月9日的专版《五十万山东人曾经“走西口”》。

央视2009年开年大戏《走西口》正在热播中,与当年的《闯关东》一样,“走西口”的人群中,也隐约夹杂着山东人的身影。一百多年前,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前往关中地区生活,随后又走向宁夏、内蒙古等地。一百多年过去了,在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上,至今还有几十个“山东村”,他们依然保持着纯正的山东口音,纯粹的山东式的生活习惯。近日,记者与一些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山东老乡取得了联系,请他们回忆讲述了当年“走西口”的故事。

一个帖子引发百年的回忆

2008年春,“昌邑之窗”论坛的版主李发宁在浏览论坛时看到了一个寻亲的帖子,发帖人叫张始峰,是渭南市师范学院的副教授。据张始峰在帖子中所说,他的祖辈是光绪年间从昌邑前往渭南地区的,并且在渭南扎下了根,当年前往关中地区讨生活的山东人颇多,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山东村”几十个,至今这些村子里的人还保持着山东人的口音和生活习惯。

“当时我很意外,没想到在遥远的陕西还会有这么一批山东老乡,他们这些年是怎么把山东人的风俗习惯保存下来的?当时他们又是怎么过去的?在陕西的生活中发生了多少传奇的故事和经历?”正是这些疑问,让李发宁决定前往陕西渭南,去走访一下那里的老乡。“

李发宁自幼喜欢历史,因此他在十年前开办了“昌邑之窗”网站,主要以介绍昌邑的人文历史地理为主,在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2008年中秋节之前,他来到了渭南蒲城县的太平村,这个村就是张始峰的老家,也就是传说中的“山东村”。

“到了那里跟当地人一聊,发现他们确实还保持着纯正的昌邑口音,而且生活习俗也是山东式的。”李发宁说。

事实上,当地的“山东村”不止一个,据记者从当地的县志办了解的情况来看,在一百多年前,曾经有近五十万以上的山东人来到关中地区,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了现在的生活。

《蒲城县志》中的山东移民

赵可,1935年出生于蒲城县,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与蒲城县县志办的人一起修订了《蒲城县志》,2003年续修该县县志的时候,赵可又被返聘回去作为续修县志小组的领导,全程参与了《蒲城县志》的修订工作。2009年1月5日下午,当记者打通他的电话时,赵老先生正在家里照看孙子。

虽然已经是75岁的高龄,但是赵可老先生的记忆力却非常好,他非常肯定的告诉记者说,县志中确实有一些关于“山东人”的记载。

“应该是在宣统元年,或者是光绪末年的时候,(山东人)来到我们蒲城的,当时并没有非常确切的数字说明有多少山东人过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来的人很多。”赵可的理由是,当时在县志的记载中,蒲城的耕地数量比较稳定,直到清末民国初期的时候,当地的耕地数目开始有了飞速的提高。以太平村为例,在清末以前,太平村所在的位置是一片荒地,正对着渭南北部的山区口。“夏天一下大雨,那洪水就哗哗的冲下来了。所以那里一直是荒地,清朝时当地的驻军还开过马场,马场荒了以后成了当地人牧场。”

改变太平村的时间应该是在光绪年间,一位姓孙的山东人举家来到此地落户,他们修建起了一条高高的土路,“这条土路其实就是一个防洪坝,夏天一发洪水,正好可以把洪水改道到漫泉河(音)里。”当老孙家在这里扎下根以后不久,又有一批山东人来到了这里,他们与老孙家的人一起开始开荒。

赵可认为,山东人的到来使得蒲城县的耕地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山东人比较抱团,也很勤劳,所以他们来了以后就开始不断的开荒种地,蒲城县的土地数量有了明显的上升。”

“嫁人莫嫁山东人”

赵可老先生记得很清楚,当山东人来到当地之后,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安全感。”赵可的老家在太平村的西南方向,那个方向在一百多年前恰恰是土匪们聚居的地方,土匪们骑着战马,手拿武器,肆无忌惮的冲入村庄烧杀抢掠。
“太平村的那帮山东人一来,土匪就不敢来了,因为山东人心齐,而且有胆量有血性。”据赵可老人回忆,他在小时候经常听村里的老人们说起山东人打土匪的故事,几十上百个山东人手拿锄头与土匪们叫板,以至于土匪们最后不得不绕开太平村而行。从太平村发展壮大起来之后,赵可所在的村子就少有土匪光顾。

最初前往关中的山东人,也曾想试图融合到当地人的生活中,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这种融合最初是比较失败的。“我们这里解放前有句话,叫嫁人别嫁山东人,就说的这个意思。”赵可说道。

“莫嫁山东人”的原因,在于山东人过于“勤快”。以当地的“三义村”(现划归于蒲城县贾曲乡南阜村,建村之初有张、刘、霍三家为主,是为“三义”)为例子,当时的三义村本是一片荒地,蒿草茂密,而且土质贫瘠,在山东人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开始垦荒造田,这种行为在当地人看来,颇有点“疯狂”。“黄土积了几十年上百年了,他们竟然一点一点的给去掉了,然后再养田种田,这不是疯了吗?几百年来我们当地是没人在那里种地的。”赵可说,山东人的这种行为一度被当地人称为“发傻”,但是最终,山东人还是把土地开垦出来了。

勤劳的山东人虽然开出了良田,却也给当地人留下了“傻”的印象,因此赵可介绍说,解放前基本上没有多少当地人嫁给山东人,因此当地的山东人在传宗接代方面上,基本上是“自产自销”,“山东娃娶山东婆姨”是解放前渭南地区的山东人的真实写照。

一个山东家族的“走西口”生活

与赵可相比,张始峰自幼听村里人讲述山东人“走西口”的经历,所以他非常清楚自己家族在“走西口”中的各种辛酸的经历。

土匪害死老姨夫

渭南师范学院的张始峰,就是地道的太平村人,公元1904年,张始峰的曾祖父因为在昌邑老家与本家发生了纠纷,一怒之下携家带口出走,来到了太平村,据熟悉太平村村史的人讲,老张家是太平村迁来的第三支山东人。

“我爷爷给我说过,当时我曾祖父带着人离开了山东,一路往西,逢人就打听哪里有山东人聚居的地方,到了1905年吧,算是来到了这里,在这里住下了。”张始峰告诉记者说,在山东人来到关中平原后,给当地的纺织业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以张始峰的爷爷为例,老人在太平村主要以种地和纺织为主,农闲时把纺好的布匹挑到陕北地区去换些粮食或其他的生活用品。

而张始峰家里从事纺织业最成功的,莫过于张始峰的老姨夫。

“我老姨夫姓英,算是当地的能人了。”张始峰告诉记者说,他的老姨夫曾经在现在的铜川市经营过一家很大的布庄,由于经营有方,一度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有钱人,而这也恰恰引起了当时关中土匪的注意。

“后来土匪就来抢了我老姨夫的布庄一次,”张始峰说,当时由于老姨夫出去进货,因此没有被土匪绑走,只是损失了一批布料,但是当土匪第二次光临布庄的时候,老姨夫却没能躲过去。“那时候土匪就在墙外点名要我老姨夫出去。”情急之下,家人把老姨夫藏进了布庄的地窖中,随后土匪们破门而入。
由于没有找到老姨夫,土匪们开始在布庄里到处查找,时间一长,呆在地窖里的老姨夫由于缺氧而离开了人世。“后来土匪走了,我们的家人再下地窖一看,老姨夫已经死了。”

爷爷狼口救下大姑

张始峰副教授告诉记者说,几乎每一个生活在渭南地区的山东人,他们的祖上都有着悲惨的经历,有的人是因为被当时的政府通缉而隐姓埋名前来,有的人则是为了逃荒,还有的人则是寻亲来的,其经历之坎坷,不亚于闯关东。

来到陌生的关中平原,这些山东的移民们不但要面对荒凉的大地和强横的土匪,还要时刻小心那些横行于平原上的狼群。

张始峰的大姑,小时候就曾经被狼给叼走了。当时张始峰的爷爷发现后提着锄头撵着狗就追了出去。

那是一个荒凉的深夜,张始峰的爷爷足足追出了五六里地,才算是追上了抢走自己女儿的那头恶狼。那头凶悍的恶狼足有小牛犊大小,它放下嘴里的女孩儿,回过头恶狠狠的瞪着张始峰的爷爷,绿色的眸子中闪烁着的是残酷。就在这个时候,张始峰家的两条猎犬扑了上去,那是张始峰爷爷从当地一位猎人朋友手里要来的。

张始峰的大姑也是在这个时候爬起来,哭着往自己父亲的方向跑。

恶狼扑倒了张始峰的大姑,张开血盆大口就咬了下去,“喀吧”一声,张始峰的大姑只觉得心脏部位一痛,就失去了知觉,而此时营救的猎犬已经扑了上来与狼缠斗起来。张始峰的爷爷趁机把女儿夺了回来。

“我爷爷一检查伤口,心当时就凉了,两根肋骨被咬断了,甚至能够看到里面还在跳动的心脏。”张始峰说,自己幼年时曾经见过大姑的伤口,左肋心脏处永远是塌陷下去的,因为那里少了两根骨头。“后来我爷爷把大姑救回来,经过调养,算是把命保住了。”

有多少山东人走过“西口”

虽然山东人当年走西口的人数不如“闯关东”者众,但是其经历却是同样的坎坷艰辛。那么究竟有多少山东人去了陕西谋生?又有多少人跟随当地人去走了西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无法搞清楚的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当年前往渭南地区的山东人,其人口数量应该不下五十万。

以蒲城县为例,至今保有的比较大的“山东村”起码要有十个以上,每个村的人口都在一千人以上,再加上一些被划为其他村的小的山东村落,其人数之众,可想而知。

那么当年究竟有多少人去了西部逃难?那些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山东人们,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报记者会对此事持续关注下去。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1126.html

0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1126.html 的数字部分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