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资分配缘何成了“商业机密”
光明观察 刊发时间: 2007-7-18 16:36:35
7月17日,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并就“提高职工工资收入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他表示,国企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办法,必须经过职工民主程序来制定,不提倡工资分配保密。(7月18日《重庆晨报》)
从理论上说,邱小平司长这席话,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但现实中,工资分配制度与办法,有几家国企是经过职工民主程序决定的?恐怕少得可怜。正因为如此,工资分配被视作企业顶级“商业机密”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大体有三。
其一,收入超高,欲盖弥彰。在不少国企特别是某些垄断型企业,高管们的工资加期权,通常是普通员工平均年收入的数十倍,而且还受到内部文件的制度化保障。不信?你到中国-移动、中石-化等省市分公司走上一遭,问问一般员工乃至中层骨干,他们老总的年收入是个几位数,保证十之八九答不上来。可见,所谓“保密”,无非是确保高管超高收入不为人知,以免遭到员工和社会的诘问与质疑。
其二,滥开工资,掩人耳目。在一些国有企业,员工同岗不同酬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在工作任务难以量化的管理部门,某些高管不以德能勤绩考量在岗人员,而是以员工与自己的亲疏为标准来核定工资。一般情况下,企业实行的是底薪加系数的分配方式。表面看来,张三、李四底薪不差一分,可到时候某高管大笔一挥,哪怕只给张三加个百分之十或二十的系数,其工资就比李四要高出一大截来。在分配机制上做这样的手脚,不保密行吗?
其三,暗渡陈仓,涉嫌-FuBai(不知道什么时候府败这个词语成了被网络监控的不良词语,无奈之下,只能这样了)。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所有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中型国企,几乎都晃动着“皇亲国戚”的身影,比如,某-市-长的女婿、某-书-记的小姨子什么的。这些人如果恪尽职守,好好干活,那倒也罢。问题是,其中不少人养尊处优,且朝秦暮楚,或擅自离岗,下海经商,或悠哉游哉,有班不上。然而,他们不仅工资、福利照拿,而且有的还享受科处级待遇。国企高管为讨好地方官员间接行贿,这样的“机密”当然见不得阳光。
国企工资分配制度与办法必须与职工民主协商确定,固然不失为解决当前薪酬配置机制严重失衡的良策之一。但在我看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所以,倒不妨先通过制度设定,责成所有国企“解密”工资分配方案,按月公示包括高管在内的所有职工的工资分配实况,看那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并不咋的,却长期拿着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薪的老总们,如何面对广大员工乃至社会各界惊诧而激愤的目光!
某年某月某日,当某人在网上公开了某国有企业的科室平均奖金的时候,人们哗然一片——人力资源部的工资平均数位居全公司榜首,而且据内部消息透漏其中的一个来了三年的小毛孩子,居然拿的工资是部门里的员工中最高的,更远远超过了同年来的甚至早些年来公司的生产一线的年轻人,就连同年来的发展比较好的已经享受副科级待遇的一位干部都对此工资望尘莫及。人们不禁议论:这工资保密,是在为谁保密?这工资体系,是否就是领导们玩的一把扑克牌?想给谁多少就给谁多少,想出方片就出方片,想出红桃就出红桃?(《摘自某企业贴吧》)
范伟说的好: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中国移动说的好:我的地牌我作主!
那么为什么有的企业盛行“薪酬保密制度”,据笔者了解一些企业管理状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发“红包”的形式发放工资和现在的刷卡消费即发存折。员工之间互相打听,可能触犯了企业利益。以至于员工相互之间成了公开的秘密,不打听,也无须打听。至于企业的管理层拿多少,尤其是企业的老总,就更不得而知。工资发放都保密,那么发奖金、发兑现奖就更不清楚了。在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这类状况做为突出。员工只有敢怒而不敢言。弄不好,被炒了“鱿鱼”。
实则上,对于企业“薪酬保密制度”,职工早就有怨言。一是,这样的“薪酬保密制度”是滋生fubai的温床。职工之间发放多少不清楚,问题还不明显,企业的老总发多少,管理者层发多少,职工不清楚,实际上是无监督可言,也无法监督。一旦有蛀虫,谁能发现呢?
从一些fubai的案件看,一些企业的老总“锒铛入狱”,不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才出现企业被“吃垮”,挖空,最终导致企业亏损破产。曾经有过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是要求对企业、对职工、对国家负责,结果却让一些fubai分子对自己负责,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往自己口袋里装。
7月17日,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并就“提高职工工资收入问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他表示,国企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办法,必须经过职工民主程序来制定,不提倡工资分配保密。(7月18日《重庆晨报》)
从理论上说,邱小平司长这席话,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但现实中,工资分配制度与办法,有几家国企是经过职工民主程序决定的?恐怕少得可怜。正因为如此,工资分配被视作企业顶级“商业机密”的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大体有三。
其一,收入超高,欲盖弥彰。在不少国企特别是某些垄断型企业,高管们的工资加期权,通常是普通员工平均年收入的数十倍,而且还受到内部文件的制度化保障。不信?你到中国-移动、中石-化等省市分公司走上一遭,问问一般员工乃至中层骨干,他们老总的年收入是个几位数,保证十之八九答不上来。可见,所谓“保密”,无非是确保高管超高收入不为人知,以免遭到员工和社会的诘问与质疑。
其二,滥开工资,掩人耳目。在一些国有企业,员工同岗不同酬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在工作任务难以量化的管理部门,某些高管不以德能勤绩考量在岗人员,而是以员工与自己的亲疏为标准来核定工资。一般情况下,企业实行的是底薪加系数的分配方式。表面看来,张三、李四底薪不差一分,可到时候某高管大笔一挥,哪怕只给张三加个百分之十或二十的系数,其工资就比李四要高出一大截来。在分配机制上做这样的手脚,不保密行吗?
其三,暗渡陈仓,涉嫌-FuBai(不知道什么时候府败这个词语成了被网络监控的不良词语,无奈之下,只能这样了)。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所有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中型国企,几乎都晃动着“皇亲国戚”的身影,比如,某-市-长的女婿、某-书-记的小姨子什么的。这些人如果恪尽职守,好好干活,那倒也罢。问题是,其中不少人养尊处优,且朝秦暮楚,或擅自离岗,下海经商,或悠哉游哉,有班不上。然而,他们不仅工资、福利照拿,而且有的还享受科处级待遇。国企高管为讨好地方官员间接行贿,这样的“机密”当然见不得阳光。
国企工资分配制度与办法必须与职工民主协商确定,固然不失为解决当前薪酬配置机制严重失衡的良策之一。但在我看来,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所以,倒不妨先通过制度设定,责成所有国企“解密”工资分配方案,按月公示包括高管在内的所有职工的工资分配实况,看那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并不咋的,却长期拿着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年薪的老总们,如何面对广大员工乃至社会各界惊诧而激愤的目光!
某年某月某日,当某人在网上公开了某国有企业的科室平均奖金的时候,人们哗然一片——人力资源部的工资平均数位居全公司榜首,而且据内部消息透漏其中的一个来了三年的小毛孩子,居然拿的工资是部门里的员工中最高的,更远远超过了同年来的甚至早些年来公司的生产一线的年轻人,就连同年来的发展比较好的已经享受副科级待遇的一位干部都对此工资望尘莫及。人们不禁议论:这工资保密,是在为谁保密?这工资体系,是否就是领导们玩的一把扑克牌?想给谁多少就给谁多少,想出方片就出方片,想出红桃就出红桃?(《摘自某企业贴吧》)
范伟说的好:你不按套路出牌啊!
中国移动说的好:我的地牌我作主!
那么为什么有的企业盛行“薪酬保密制度”,据笔者了解一些企业管理状况,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认为,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发“红包”的形式发放工资和现在的刷卡消费即发存折。员工之间互相打听,可能触犯了企业利益。以至于员工相互之间成了公开的秘密,不打听,也无须打听。至于企业的管理层拿多少,尤其是企业的老总,就更不得而知。工资发放都保密,那么发奖金、发兑现奖就更不清楚了。在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这类状况做为突出。员工只有敢怒而不敢言。弄不好,被炒了“鱿鱼”。
实则上,对于企业“薪酬保密制度”,职工早就有怨言。一是,这样的“薪酬保密制度”是滋生fubai的温床。职工之间发放多少不清楚,问题还不明显,企业的老总发多少,管理者层发多少,职工不清楚,实际上是无监督可言,也无法监督。一旦有蛀虫,谁能发现呢?
从一些fubai的案件看,一些企业的老总“锒铛入狱”,不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才出现企业被“吃垮”,挖空,最终导致企业亏损破产。曾经有过的厂长经理负责制,是要求对企业、对职工、对国家负责,结果却让一些fubai分子对自己负责,把大把大把的钞票往自己口袋里装。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839.html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