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春联

作者: Admin 分类: 岁月留痕 发布时间: 2008/2/10 20:15:43 ė3517 浏览数 60条评论
        大年三十帖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悠久传统。难以想象,过春节不贴对联,会是一种什么的情形。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每逢腊月的最后几天,写春联总会成为每户人家的重要事情。大概从六、七岁的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在大人们写春联时,站在旁边静静地看。那时候,我觉得写春联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还觉得,在过年的时候,能够为街坊四邻写春联是一个家族的巨大荣耀。虽然我不会写春联,但是跟着爷爷贴了多年的春联,对春联也有了深厚的感情。这几年,爷爷身体不好,都是我一个人或者跟兄长搭档冒着寒风贴春联。,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种源渊,对于春联,我开始怀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  

        老家的村子,南北方向,一条长长的街道展开着。每年年初一,如果愿意,从村南到村北走一趟,我可以看到每一家大门上的春联,各式各样,内容各不相同。现在想来,那简直就是一条对联的长廊,它展示的是,我们村上世纪七十年代书法的总体水平。现在我依稀记得,村中间有一户人家,因为主人在外工作,见识广些,因而他家大门的对联,用纸总是格外的宽。堂兄对我讲过,连续几年,他家对联的内容都是毛泽东的诗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七十年代,毛泽东的诗词正是流行的时候。他家的对联看上去,异常地有气派。  

        从十多岁的时候开始,每年春节,我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欣赏对联。串亲访友时,走着路,不需要特别费神,我就可以把各家的对联一一看在眼里。遇上了喜欢的,我就停下来,多看一会,边看,边用手指比划,用心地揣摸对联用笔的奇妙处,并想着如何才能想让它深印在心中,只要闭目一想,就可在眼前重新浮现。碰巧的时候,我会在经常经过的路上遇到中意的对联,于是就可以每天路过时,都放慢脚步,看看它,在心里默默体会一番。直到有一天,对联被手痒的小孩撕掉。每当这时,我会感觉可惜与遗憾,并暗自诅咒撕对联的人不得好报。

        古老的村庄,绵长的梦想,延伸着火红的希望。鲜红的对联,贴在了古老的门廊上,年的味道就飘了出来,沿着弯弯曲曲的出村路,飘满了整个乡村。随着时代的变迁,众多的大铁门取代了昔日的木头门,昔日的门廊顶部饰品,也成为了点缀,成为了历史。
追梦阳光
        历史需要见证。春节作证。然而,与门廊一起消逝的,还有那流传了千百年的春联。
        近年来,随着“速食”时代的到来,春联开始日渐失掉了它留在我童年记忆中的美丽容颜。因为大量的印刷品和复制品春联开始出现,老百姓们,已经不需要每年过年的时候,自己买纸墨亲自动手写春联了。那印刷的春联,金黄的大字,神采飞扬,熠熠闪光,及至到了近些年,一些精明的商家,更是为了做广告,大量的定制春联,免费赠送。于是,我们春节看到对联,除了内容雷同缺少个性美之外,更狗尾续貂般的在落款处多了某某银行、某某土地局、某某商场的大号。  

        现在,我有了百万相素的拍照手机。如果愿意,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拍下我看到的任何一幅对联。然而,今天,走遍城市的大小街道,我已经再也看不到那让我心生美感的好的对联了。原初意义上的春联,正慢慢远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感受着这情形,我想起了传统文人对于悍卫春联的最后举动:腊月的最后几天,将可折叠的圆桌搬到街上,带着笔墨纸砚当场为过往的行人写对联,写一幅,卖一幅。 他们这样写对联,与其说是为了卖几个钱,不如说是为了挽住一份中国民间传统书法文化的芳香。

本文出自 栋力天空,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dongsky.cn/show_946.html

0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请输入本文永久链接 show_946.html 的数字部分

Ɣ回顶部